《清平乐》已经快到尾声了,很多观众因为公主徽柔不幸福,就对其父亲宋仁宗颇有微词。
乃至认为宋仁宗的人设崩塌,能够有这种思想的人,基本上是对宋朝历史不了解的人。
凭借一部虚构的电视剧,就否定一位历史人物,这种情绪化的认知是很不成熟的表现。
宋仁宗很仁慈
和历史上大多数皇帝相比,宋仁宗算得上一位好皇帝了,无论是从政绩的角度,还是从人品的角度。
宋仁宗都是一个有能力,仁慈的好皇帝,一个人的好坏往往从一些细小的事情就能体现出来。
细微处能见人心,一个人如果连小事都马马虎虎,遇到大事也不能指望他有什么好的建树。
宋仁宗的治国能力和个人才华就不用说了,了解宋史的都多少会知道,宋仁宗的字画造诣很深。
宋朝在宋仁宗期间,也达到了空前的繁华,有学者统计,宋仁宗期间创造的社会生产总值占世界的百分之八十。
这是什么概念?可以说宋仁宗期间,宋朝是世界上超级大国,甚至远远超过了唐朝盛世。
细微处见人心
说宋仁宗仁慈,是有历史依据的,给大家说两件细微小事,足以反映出宋仁宗的仁慈。
所谓的小事,就是吃喝拉撒的事情,普通老百姓要生活,皇帝也不例外。史料记载宋仁宗的饮食偏好。
宋仁宗从小很喜欢吃类似现在的海鲜烧烤这一类比较辛辣有味的食物。当然现在烧烤也是很多人的所爱。
用现在的话来说宋仁宗也喜欢撸串。有一天早上,宋仁宗起床后,去上早朝,在说完国事之后。
宋仁宗和身边的大臣聊天,宋仁宗说:“众位爱卿,最近几天晚上都好饿,整晚睡不着觉,特别想吃烤羊啊。”
大臣说:“既然陛下想吃,为何不下旨让下面准备呢?”宋仁宗说,朕是这么想的,每当皇宫需要什么东西的时候,外面就会把它作为一项制度。
我很担心因为我要吃烤羊,从此之后下边的人就要夜夜宰杀,好随时为朕准备。这样的话,就浪费太大了啊。
大臣们一听到皇上如此说,全都下跪磕头,三呼万岁。有这样仁德的皇帝,实在是天下臣民的幸运!
事实就是这样,虽然宋仁宗时时刻刻以身作则,可是总有一些官员妄自揣测,以己度人,希望以一些奇珍佳肴,获得宋仁宗垂青,使得自己的仕途也更加平顺。
宋仁宗俭以养德
有一次,宋仁宗在皇宫内举办了个小型宴会,宴请一些妃嫔。宴会上吃的一些东西也都很平常,没什么特别有新意的。
吃着吃着厨师上了一道辣炒蛤蜊,宋仁宗对这道辣炒蛤蜊很感兴趣,宋仁宗很开心,立刻大吃起来。
边吃边问身边的太监:“现在这季节,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蛤蜊呢?一般要多少钱一斤啊?”
太监看到皇帝吃的开心,满以为自己办事得利,马上就有赏赐,于是回禀:“据说每一枚要千钱呢,下面这次一共呈上来二十八枚,如果官家喜欢,还可以有很多献上。”
宋仁宗一听,立刻就停下筷子不吃了,沉着脸对太监说:“我一向就跟你们说,不要奢侈浪费,你看看,我这一盘子菜就要二十八千钱,实在是太浪费了,朕都吃不起啊!”
因为皇帝发话了,于是,从此之后,皇宫后厨再也不敢奢侈浪费了。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宋仁宗可谓贤德。
仁慈体恤下人
身为一国之君,本应该高高在上怎么开心怎么来,但是由于宋仁宗仁慈,所以并非是事事都可以顺着自己的心意。
宋仁宗在想到自己的同时,还能够想到臣下,想到大宋江山。有的时候,甚至能够为了体恤下人,而委屈自己,实在难得。
有一年春天,宋仁宗在御花园散步,走着走着,忽然不断地回头。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皇帝老子什么意思。
等到到了后宫,宋仁宗对妃子说:“哎呀,渴死朕了!快拿些热水来。”妃子就说:“官家为何不在外面取水呢,怎么会渴成这样?”
宋仁宗说:“我好几次回头,都看不到带水的小太监。如果朕询问的话,那个小太监就要受惩罚了,朕只好忍着。”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宋仁宗绝非那种矫揉做作之辈,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故作节俭。
而是真心对江山,对臣民,即便这个臣民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太监,都很是怜惜,在古代帝王中,实在是个好皇帝。
你们还绝得宋仁宗的人设崩塌了吗?
文/阅史明心
图/网络
参考资料/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