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看中华白海豚,特意去了一趟钦州,这座低调的海滨小城曾经有一段辉煌的历史,它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地,孙中山曾想把它建成仅次于广州的中国南方第二大港,多年悠久历史沉淀出这片土地的悠闲惬意,那么这座小城到底是真舒服还是大忽悠?
中华白海豚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海上大熊猫”,可见它的珍贵,网上的粉色海豚梦幻又可爱,它们在蔚蓝的海水中畅游,像生活在童话世界中。钦州三娘湾就是一处中华白海豚的保护地,被誉为“中华白海豚之乡”。它位于钦江、大风江与海水的咸淡水交汇处,这里的海水虽然没有三亚那么清澈湛蓝,但有种野性、深沉而苍茫的原始美。
乘坐快艇“出海寻豚”,随着荡漾的波涛来到大洋深处,蔚蓝的大海无边无际,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宛如细碎的钻石,静静等待一会儿,大家在一阵欢呼声中转身,刚回头就看到了两条粉色的海豚先后跃出水面,美好的时刻转瞬即逝,随后白海豚越来越多,三五只成群,此起彼伏的跳跃。粉色的青年海豚梦幻浪漫,灰色的海豚宝宝可爱乖巧,白色的成年海豚睿智沉稳,这一切实在太美好了。开船的师傅也很热情,慢慢开着船跟在海豚的侧边,带我们找海豚最好的角度拍照,旁边的私家快艇就没这么好的服务了,看到海豚没一会儿就返程了,这一刻我无比庆幸自己买对了船票。
看完可爱的白海豚返回岸边,恰逢夕阳西下,三娘湾的海水不见浑浊,只剩金色的柔波,海天一色、椰林婆娑的海岸风光在落日余晖的照耀下,美得如诗如画。辽阔的海面渐渐染上了橘红色,金色的阳光在海面微微摇晃,海鸥盘旋飞舞,渔船在夕阳的映衬下缓缓归港,接连靠岸,此时的三娘湾,犹如一幅动人的油画,美得令人心醉。
站在三娘石上,静静地欣赏美丽的海景,感受属于三娘湾的温柔与浪漫。在海边踩踩水,沿着海滩一路向西边走,黄金的沙滩柔软而舒适,婆娑的树林清丽恬静,千姿百态的礁石巍然屹立,古朴的渔村在上演着恬静平淡的海滩生活,渔民们慢慢收网,踩着斜阳回家吃晚饭。我们在三墩公路慢悠悠的骑行,12公里的公路延伸在海面上,一边是钦州湾,另一边是三娘湾,一望无际的大海就在身侧,迎着凉爽的海风通向大海深处,海水纯净湛蓝,波光粼粼,骑车追逐海上落日,就像来到“广西小垦丁”。
夜色下的三娘湾别有一番风情,灯红酒绿的海岸聚集了各式各样的餐厅、酒吧和咖啡馆,我在岸边买了一个椰子,不太熟,酸酸的很难吃,吃了当地的海鲜,价格稍贵,但好在是明码标价,点了椒盐皮皮虾,葱姜爆炒花蟹和蛤蜊煎蛋,海鲜都挺新鲜的,味道也不错。
钦州的老街稍显破旧,却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美,悠长的石板路带着时光的印记,古老的建筑雕刻着曾经的故事。走过宋代的城内街,明清的竹栏街和占鳌巷,民国的中山路,仿佛穿梭在一条时光隧道里,这座小城陈旧的魅力藏在每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古朴的墙壁,沧桑的街道,古色古香的药铺茶档,零星点缀在街边的柴米油盐,处处都是怀旧的气息。街角几家老字号的甜品店,3元就能吃到小时候的味道,13一份的猪脚粉是隐藏的宝藏,汤头鲜甜,猪脚先炸后卤,香气飘飘。
走过老旧的一、二、三马路,骑楼街的市井贸易依旧繁忙,发黑斑驳的墙壁依旧保持着上世纪80年代特有的“繁荣”,沧桑的骑楼充满生活的气息。漫步钦州老街,依次参观刘永福旧居,苏廷有旧居,钦州书局,宋城墙遗址公园,老街钟楼,广州会馆等古建遗址,有种时光错乱的感觉,这里的老街旧巷,藏着无数岁月的故事,我好像穿越到了黑白片的镜头里,跟着古旧的木椅,独特的书屋,听着老人的谈话声,倾听着过去的声音,重温着过去的时光,慢慢感受老街昔日的风貌。
钦州这座小城在广西众多旅游城市中确实“不起眼”,但这里的朴素和安逸却是别的地方没有的,如果你打算去桂林、北海,那就留一天时间给钦州吧,可爱的白海豚一定会让你不虚此行!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中国人为何如此疲惫#